受進口煤價格持續上漲以及國內保供穩價政策影響,進口印尼煤價格優勢減弱,部分煤種價格出現倒掛,終端和貿易商采購節奏開始放緩。進口煤報還盤價差拉大,買賣雙方有所博弈,整體交易活動較為低迷。
隨著對俄烏戰爭引起的能源供應短缺的擔憂有所緩解,除中國外,印度、韓國和日本買家也放慢了采購節奏。本周,中國國內電廠招標頻率有所降低,電廠可接受的進口煤到岸價水平較上周也有所降低。受國內保供穩價政策消息影響,上周以較高價格招標的部分電廠也在計劃取消采購、重新議價。
不過,盡管目前國內采購情緒有所回落,但隨著4月份印尼即將進入齋月以及礦商需要嚴格履行DMO義務,再加上天氣的影響仍不容小覷,印尼煤供應預計還將進一步收緊。而國際市場需求仍有增加的可能性,后期印尼煤價格仍將有支撐,印尼煤到岸成本或將繼續維持高位,抑制終端進口積極性。
那么,在印尼煤進口量受限的情況下,我國是否能增加對俄羅斯煤的進口量呢?上周五,在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的組織下,中國煤炭進口企業與俄羅斯主要煤炭生產和出口企業進行了接洽,并表達了合約意愿。但是中俄煤炭貿易仍存在一些阻礙,比如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能否代替SWIFT國際結算系統得以順利使用,還有運力不足問題,煤質問題等,短期俄煤進口量明顯增加仍有一定難度。
從各國出口到我國的海運煤船運數據大概可以推算出,今年3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同比將減少,甚至到4月進口量仍將呈現同比減少的局面。